去年底,在中國人民大學招生處長蔡榮生備受關註之時,另一個重要新聞反倒被忽視了:人大校董會決定在通州區建設面積為2000畝的新校區。人大全日制在校生兩萬多人,占地面積900餘畝,在京城“四大名校”中校園面積最小。
  建新校區的理由充足:辦學空間緊張成為制約學校未來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最大瓶頸。實際上,一些世界優秀大學未必很大。不必說彈丸之大的香港大學也有2.3萬在校生,是亞洲排名第二、三位的大學;美國不僅有田園風光、巨大校園的名校,也有位於紐約市區的哥倫比亞大學這樣環境逼仄的名校,以及巴拉德女子學院這樣袖珍的名校,校園面積從來不是“一流大學”的必要條件。
  而且,中國高等教育已經度過了供不應求、迅速擴張的高峰期,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學齡人口減少的背景下,高校開始面臨生源短缺的危機。一些高校建新校區的主要原因是學院、學科的擴張,比如原本以人文學科見長的高校,要建工學院、醫學院。其實,大學保持現有的學科特色和優勢並非壞事,為什麼一定要追求大而全呢?
  上個世紀末,高校快速擴張時期形成了多校區辦學的模式。它拉動地方經濟和房地產的效用一目瞭然,但對於高等教育質量卻是嚴重的傷害。老師疲於奔命,為上兩節課要花大半天的時間,僅通勤費一項,學校就要增加巨額的辦學成本。這倒在其次,關鍵是老師下課就走、沒有師兄學姐的偏遠的新校區,基本只有房子、操場,缺少學術氛圍、校園文化。
  為此,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痛下決心,將校本部和所有學院、學生“一鍋端”遷入新校區。可以設想,隨著樹木的逐漸長大、青年教師在附近買房和逐漸生根,幾十年後,新校區也會成為有人氣、有文化的校園;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老校區在百年曆史中積澱形成的品味和文化媲美。
  這便造成了另一種不合理:理應作為瑰寶的老校園不為學生所用,成為MBA、繼續教育、校辦產業的場所。想一想麗娃河畔當年大夏大學的優美校園,想一想位於徐家匯南洋公學的校園和包氏家族花巨資捐建的包兆龍圖書館!高校周邊,往往會形成科技文化區,如因建設新校區而被閑置,將是多麼巨大的浪費!
  我們似乎至今還是不能回答大學多大算大的問題。在高教擴張時期,規劃和建設的理念是越大越好,高校的態度則是不要白不要,結果被套牢,陷入沉重的辦學成本和財政危機之中,無暇真正關註學生、改善教師和教學。北京有所高校在良鄉大學城批了3000畝地,已建成1000畝可滿足使用,但另外2000畝如不投入建設即將收回,以至學校騎虎難下。
  與公辦高校相似,民辦教育的設置標準也過高過大。一所1~2萬學生的民辦高校,1000畝土地已經夠用,但按人均56平方米的用地要求,必須要達到1500畝校園面積才能通過驗收。廣州的民辦學校,要求幼兒園戶外1000平方米,建築1500平方米;小學戶外8000平方米,建築6000平方米;初中戶外1萬平方米,建築8000平方米。辦學規模幼兒園要求200人以上,小學800人以上,初中900人以上。在寸土寸金的城區和學齡人口減少的背景下,不少民辦學校難以達標而停止辦學。按這一標準,不少公辦學校並未達標但照樣可以辦學(實行雙重標準),家長照樣趨之若鶩。可見大家都明白對於一所好學校,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因而,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高校必須有取捨、有節操,對學校和師生負責,改變繼續鋪攤子、擴規模的路數。政府主管部門反對奢靡之風,不僅要控制吃喝,還需要清理改變建設規劃中的貪大和浪費之風,建立實事求是、節約資源的建設標準。作為貫徹落實三中全會《決定》的具體措施,建議發改委可以考慮停發高校擴張的“末班車”,到此為止。降低辦學門檻,也是落實《決定》“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教育”的需要,即讓社會力量能夠進得來。
  應當認識到,在滿足了有學上的需求和經過人口高峰之後,今後要滿足的主要是高質量、多樣化和選擇性的教育需求,教育將超越打造“教育航母”、巨型學校的階段,學校規模的縮小是一個趨勢,通過多元化的辦學體制,從而形成不同定位和特色、關註學生的“小而優”的學校。“小的是美好的”這一理念將取代大規模、大一統和大而無當,成為教育新階段的主流價值。
  (作者是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原標題:停發高校擴張的“末班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b70ubefk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